一直以来,茅台广大员工潜心钻研、一丝不苟、追求卓越,争当先锋勇作表率,为茅台事业作出了积极贡献,涌现出了一批有能力、敢担当、讲奉献、创实绩的先进模范人物。他们的事迹受到身边同事们的赞扬,在公司上下形成了创先争优的浓厚氛围。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2021年“茅台劳模”获得着制曲五车间3班曲师黄光丽和“金牌员工”获得者制曲七车间1班副班长陈登容。
黄光丽在“劳模上讲堂”上演讲
记者采访时,制曲五车间正利用业余时间,召集员工开展“劳模上讲堂”活动,主讲人正是该车间2021年“茅台劳模”获得者黄光丽。她几十年如一日勤勤恳恳从事制曲工作的事迹感染了每一位员工,成为大家争相学习的榜样。
黄光丽自担任曲师以来,先后荣获了“贵州省五一巾帼建功立业标兵”“遵义市金牌工人”“茅台工匠”“茅台劳模”等荣誉称号十余次,所带领的班组也连续荣获 “集团公司特级班组(工人先锋号)”、“公司级青年文明号”和“贵州省青年安全示范岗”、“全国青年安全示范岗”……硕果累累、成绩斐然。
提起黄光丽,制曲五车间党支部书记张玉羊赞不绝口,“黄光丽老师在我们这个车间里面,是一个标杆,她严把质量工艺,认真做好“传、帮、带”工作,带领我们的3班获得了多项荣誉,在平时的生活中,她也乐于助人,起到了凝聚人心,团结同事的作用。”
黄光丽(右)在指导员工检测小麦磨碎度
成绩来之不易,奋斗充满艰辛,在光鲜亮丽的背后是黄光丽无数个日夜的坚守和付出,更是无数汗水和泪水的浇灌。从事制曲工作22年的她,一直视质量为生命,严守制曲工艺,每一道工艺都要做到极致。为了确保小麦磨碎度比例合适,她每天坚持调试机器;为了保证踩曲成型标准,配料时她必过问把关;入仓堆积、仓内发酵每一个环节她为全体员工示范操作;翻仓时因发酵仓温度高、湿度大、空气流通性不好,其他人都是采取轮换制,而她却长期坚持在发酵仓内指导操作。
在坚守工艺的同时,她还不断改进、创新工作方法,推行精细化管理,先后提出的晾堂画线、曲仓曲块垒成梯步型等工作方法,得到车间班组的认可,极大地提升了班组现场管理和质量管理,并在车间和公司推广。
正如黄光丽所言,“作为制曲老员工,我最清楚大曲对茅台酒生产的重要性,深知自己的责任重大,每一道工序都亲自指导把关,确保班组生产出合格的优质大曲。”
坐言起行,多年来,黄光丽以培养制曲后备人才、传承制曲传统工艺为己任,与班组十余名员工结为师徒关系,尽心竭力传道授业。一分耕耘一分收获,经过她的悉心培养,她的徒弟们逐步成长为各级劳动竞赛的标兵和能手,成为茅台制曲生产中的骨干力量。“我不仅要学习她工作上的认真仔细,善于发现问题、解决问题,希望我从黄老师身上学得更好,让我们的班组变得越来越好。”黄光丽徒弟之一的彭冬连说。
既要树立榜样,也要学习榜样,制曲七车间的陈登容在学习榜样的路上也渐渐成长为榜样。
茅台繁忙的制曲生产现场
在制曲七车间1班繁忙的工作现场,制曲工们正伴随着机器的轰隆声,不停地舞动灵活的双脚,踩出一块块标准的大曲。副班长陈登容穿梭在踩曲队伍之中,一会儿踩曲、一会儿清扫现场、一会儿检测曲块……记者的镜头都跟不上她矫健的步伐。2021年被评为“金牌员工”的她,工作起来“疾如风”。
陈登容(左)与班组员工推曲块入仓
对于这份荣誉,陈登容说的更多的是感谢,“感谢公司给予我的肯定,作为茅台制曲的一员,是一件幸福的事。要用饱满的工作热情和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,细心细致干好手中的每一项工作。
在工作中,陈登容始终树立“终生学习”的理念,向老师、向工匠劳模学习,不断充实、提升自己。她不仅勤奋、务实,还责任心极强,工作能力和管理能力都得到班组和车间的一致认可。
制曲七车间1班曲师张吉群对陈登容的成长看在眼里,“陈登容很优秀,以车间第一名的的成绩评上了副班长。平时工作特别上进好学,生产的工艺的每一个环节,她都非常的熟练,哪里需要就往哪里上,给员工起到了很好的带头作用”。
荣誉与收获都不是止步于此的符号,而是催人奋进的号角,陈登容百分百的投入到工作中去,只期望创造出更好的成绩。
陈登容在做记录工作
“作为茅台集团“金牌员工”,更感肩上的责任与使命,唯有时刻秉承爱岗敬业、艰苦奋斗的茅台传统和茅台精神,努力学习和传承好茅台传统工艺,用心制好手中的每一块茅台大曲,才能不负使命、不负韶华!”陈登容如是说道。
榜样是一种强大的力量,学习榜样越勤,心灵共鸣就越响;对照楷模越多,工作作风就越正。伟大时代呼唤伟大精神,茅台事业需要榜样引领。我们要不断地学习榜样、汲取力量,以更加强烈的使命担当,把个人的奋斗融入到茅台事业的发展进程,为茅台的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