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茅台集团制酒二十四车间,有一位“技改小达人”,他叫张富胜。走进制酒6班的窖泥房,你总会看到这位爱动脑、肯钻研的90后小伙儿在“折腾”他的机器——切泥机。摆放在张富胜面前这台看似简单的切泥机,在封窖泥制作过程中可是他的得力“小助手”。
张富胜在操作切泥机
在茅台酒生产中,一直精心选用本地独有的紫红色土壤制作封窖泥,用来保障窖内糟醅的厌氧发酵。因此,封窖泥的制作在整个茅台酒生产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。对于在管窖工作岗位上一干就是8年的张富胜来说,探索一套省时、省力又环保的封窖泥制作方法,是他立足于自身岗位工作实际,动手开展技术改革的“小目标”。
能不能设计一台切泥机来提高工作效率?张富胜在不断的尝试中渐渐萌生了这样的想法。一旦有了灵感,这位“爱折腾”的90后小伙儿就无法停下自己的脚步。从2016年开始,在车间的大力支持下,从市场走访、机型研究、机器改装到反复试验,张富胜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,对一开始设计出来的机器在使用中不断进行改造升级,然后再继续尝试,这一改就改了三年。
2019年,经过无数次的实践与改进,由张富胜设计改装的切泥机终于成功“出炉”,让传统的封窖泥制作时间从以前的20多个小时缩短为现在的3个小时以内,即当天开窖就可以完成封窖泥的制作。封窖泥制作的人力投入降低,制作效率得到了明显提升。
2019年7月,以张富胜的技改项目作为选题的制酒二十四车间求精QC小组,在参加“2019年全国轻工业优秀质量管理小组、质量信得过班组成果发布暨培训交流会”中,获得“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优秀质量管理小组”荣誉称号。
“在哪里工作、在什么岗位并不重要,重要的是有没有时刻牢记我们的工匠精神,有没有以精雕细琢的态度对自己的工作用心!”他说。只要能够提高工作的质量与效率,哪怕是再细微的创新与尝试都是有益的,张富胜还在继续努力。